新闻资讯
FB体育2022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
发布时间:2023-01-20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  FB体育生态环境部将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,稳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,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,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,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。

  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先行区,努力构建青山常在、绿水长流、空气常新的美丽图景;持续推进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印发实施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;制定出台《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(试行)》,对106个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、8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(生态工业园区)、51个第六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授牌命名,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……

  2023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。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近日表示,生态环境部将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,稳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,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,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,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。

  这里,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,蓝天白云,倒映湖中,碧波荡漾,水天一色,风光迷人。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漂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,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,几分宁静。

  它就是有着“高原明珠”“滇西北的一片净土”“东方第一奇景”等美称的泸沽湖。2022年,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首批美丽河湖、美丽海湾优秀案例。其中,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共有9处,另有9处提名案例;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共4处,另有4处提名案例。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的泸沽湖正是美丽河湖案例之一。

  泸沽湖也曾经历过污染阵痛。20世纪90年代旅游开发以来,湖周建筑规模大幅增加,湖水水质逐年变差,给湖泊保护带来了“保持Ⅰ类水质的压力较大、多区重叠管理政策不统一、两省共管共治推进难”等问题。

  为稳定保持Ⅰ类水质,当地采取了“五推进、五转变”的治理措施。一是“推进由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转变”,出台《丽江市泸沽湖保护条例》、云南泸沽湖保护治理规划、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流域控制性环境总体规划、云南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,编制云南省泸沽湖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,实现一张蓝图管到底。

  二是“推进由围湖发展向控湖转坝转变”,实施“一带、一路、三镇、四配套”项目,逐步将旅游接待重心向流域外转移。

  三是“推进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”,坚决整治“两违”、实施一级保护区内原住居民生态搬迁工程等;实施生态修复和湖滨生态带建设,流转湖滨1122亩土地和水源地1540亩林地、1345亩土地,对5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系统治理,确保入湖水质达标。

  四是“推进由注重当前向长治长管转变”,实施禁止以文旅、康养名义开发房地产,禁止不符合生态功能区的各类开发活动等“十严禁”制度;创新管理服务机制,引进第三方企业规范化开展污水处理和环卫服务;健全问题整改机制,整改中央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、省委机动巡视等问题;建立民居建设审批机制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泸沽湖周边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的意见》《泸沽湖民居建筑风貌控制指导意见》等文件;加强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审批和建筑风貌管控,实施摩梭民居改造整治行动,建立村规民约,实现向自治、法治、德治转变。

  五是“推进由政府主治向多元共治转变”,坚持五级湖长共同发力,织密织牢管理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;坚持滇川联动共治共管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开展联合执法和联合巡湖;构建“综合执法+联合执法+社区协管”格局。

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在美丽河湖建设上,主要聚焦群众身边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,引导各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基础、补齐短板弱项上;在美丽海湾建设上,将全国约1.8万公里的海岸线个海湾,并细化明确了每一个海湾的治理目标和任务举措。通过努力,到2025年要建成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河湖、美丽海湾,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
  “美丽中国建设”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词。生态环境部近日集中推出了首批18个美丽河湖、8个美丽海湾的建设案例,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,就是例证。党的二十大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,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宏伟蓝图。党的提出“努力建设美丽中国”以来,党中央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一以贯之、不断深化,保持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。

  孙守亮介绍说,在工作实践中,生态环境部深入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研究,加强系统谋划,推进地方实践。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纳入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,研究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举措和文件,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探索路径模式,协同推进美丽河湖、美丽海湾、“无废城市”等各领域创新示范建设。

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公布的2022年监测数据表明: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“三个向好”的特点。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,空气质量稳中向好,地表水质量持续向好,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向好。同时,全国及重点区域臭氧浓度同比有所上升,部分流域水生态系统仍较脆弱,噪声扰民时有发生,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仍未到来,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。

  “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,我们既面临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紧迫任务,又需要放长眼光来系统布局,谋划好、推进好、建设好美丽中国。这两个方面需要有机衔接、总体提升,从大的方向和策略上来考虑、考量,我们应该做好做优‘稳、融、新、实’四篇文章。”孙守亮说。

  立足于“稳”,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。这是工作的总基调,大的原则,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完善落实。新形势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,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,将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底色擦得更厚实、更亮丽,真正做到积厚成势、根深叶茂。

  着眼于“融”,系统观念、深度融合。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和科学性,以降碳协同减污,统筹近期和远期、统筹发展和保护、统筹环境和民生、统筹整体和局部,在协同规划、协同布局、协同治理、协同施策上融合共进,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先行区,统筹好美丽河湖、美丽海湾、美丽城市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建设,FB体育推动形成有机统一、条块清晰、各美其美的美丽中国建设体系,实现全领域整体和谐美丽。

  发力于“新”,深化改革、守正创新。坚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,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与美丽中国建设有效衔接,为全面展开美丽中国建设布局夯实基础。FB体育善用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,完善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导向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。尤其要激发和调动基层主动性、积极性、创造性,FB体育从实际出发,鼓励探索美丽中国建设新路径新模式,在各领域各层次培育一批示范作用好、带动能力强的标杆。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激励作用,更加注重优化服务市场主体,着力加强关键技术创新突破,把动力活力激发释放出来,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有效支撑。

  得成于“实”,惠及民生、实干实效。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、落脚点。坚持生态惠民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,以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,要下更大气力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,以生态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善,检验美丽中国建设成效。(张维)